织中名物——缂丝

北宋《缂丝紫鸾鹊》局部

缂织是一种古老的纺织工艺。它采用“通经回纬”的独特技法,在平纹织机上,以不同色线作纬线,根据图案设计,往返于经线之间。由于纬线回头,不通于整幅,因此不同色块间不相连结,会留下空隙,形成破口,图案呈现出如同镂刻般的效果,故名“刻”(同缂)。

缂织物起源于古埃及和西亚地区,最初选用亚麻和羊毛。由于羊毛容易染色,便于织出多彩的织物,在2—3世纪,缂毛技术在东地中海一带流行。后逐渐传播至波斯和伊斯兰国家,并向北传播到欧洲地区。同时,南美洲的印加人也发明了缂织物,主要用木棉和兽毛为材。各个地区的缂织物都以服装、日用品(如帘子、挂毯等)为主,也织造一些宗教性装饰物。

汉代,缂毛织物经丝绸之路传入新疆。由于制作原理简单,当地羊毛资源丰富,缂毛织物在新疆地区流传了几百年,技术逐渐成熟。到了唐代,缂织物的材料发生了重要的变化——蚕丝替代了原先的毛和麻,缂丝便诞生了。这种新型织物的出现与当时西北部地区缂毛技术的成熟和蚕桑技术在全国的普及是分不开的。它是外来文化在中国被本土化的最佳例证。

不过,唐代的缂丝织物仍留有缂毛的遗风,以织造实用品为主,由于唐代崇尚佛教,缂丝作为高级的织物,也被大量应用在经袱佛幡等宗教用品中。其纹样多为简单的几何形花纹,织法类织锦,多用平缂和齐缂,几乎没有晕色,装饰性较强,但色彩层次不够丰富,并没有充分发挥出丝线的最大优势——细、长、软。丝纤维比毛纤维长得多,而且更细,特别利于织造大面积的晕色效果,表现极其微妙的颜色过渡和变化。它比麻柔软得多,不需要经过特别的处理就可以使织物达到一定的柔软度,这就使织物的质感更丰富,用途也更广泛了。

南宋《缂丝山茶图》局部

这些优势直到宋代,才渐渐在缂丝织物中被体现出来。相比前朝,宋代的手工艺生产环境更加活跃,官方和民间的缂丝作坊在规模和数量上都大大超越了以往,织造技术也有了极大进步。在北宋流行的书画装裱用缂丝织物中,我们还能看到一些唐代延续下来的风格,图案对称或交错,追求纹样的装饰性效果。但到了北宋后期,由于上流社会的推动,当时的文化艺术蓬勃发展,尤其是书法和绘画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同时,宗教势力的淡化促进了市民文化的形成,知识份子的自觉意识也空前觉醒,人们开始关注日常生活和自然景物,画家们创作出风格富丽,形态逼真的花鸟、山水画小品。这种崇尚艺术,追求闲逸,重视精神生活品位的风气深深影响了缂丝工艺的发展方向,促使它跨出了极其重要的一步——摹缂名家字画,织造艺术性极高的观赏用缂丝。

观赏用缂丝是南宋缂丝的主流,其主要产地也由于政治中心的变迁而转移到了临安一带(即今天的杭州地区)。观赏用缂丝摆脱了实用功能,艺术性大大提高,它的织造需要向书画原作的质感靠拢,这时,丝线的优势就完全展现出来了。宋代的书画一般仍落墨于绢上,模仿水墨在丝织物上的印迹,用丝线再合适不过。南宋院体画色彩丰富,变化微妙,既有色块晕染,又有线条勾勒,这些特征也与丝纤维本身的表现力相吻合。在技法上,宋代缂丝工匠们除了继承以前已有的“掼”、“勾”、“戗”、“搭梭”等各种技术,还利用了“结”、“长短戗”、“包心戗”、“木梳戗”和“参和戗”等新技法,赋彩自如,也基本奠定了后世缂丝的基本技法。为了能更自然地表现色彩的渐变,宋代的缂丝工匠又创造了“合花线”的方法,通过将两股不同色线捻合在一起,达到晕色的效果,并可以通过捻度的强弱来控制晕色的程度,这也是宋代缂丝独有的用线工艺。

缂丝最适宜表现的尺幅也和宋代流行的小品画不谋而合,虽然南宋也有大尺幅的缂丝,但数量最多的还是小件织物,和小品画一样,它更适合放在手边欣赏把玩,有时也和纨扇、屏风等物品相结合,近距离观看时,更能体味缂丝工艺精细微妙的美感。

南宋《缂丝莲塘乳鸭图》

既受大众欢迎也为皇家推崇的题材、成熟精湛的技术、最重要的是风格形式与材料特质的高度契合,这些因素使得南宋观赏用缂丝成为织造工艺的一个巅峰,缂丝高手倍出,如朱克柔、沈子蕃、吴煦等,他们专门仿织名家书画,惟妙惟肖,独具织理之美,甚于原作。他们本身亦具有很高的文化艺术修养。宋徽宗曾在朱克柔的缂丝名作《碧桃蝶雀图》上题诗云:“雀踏花枝出素纨,曾闻人说刻丝难。要知应是宣和物,莫作寻常黹绣看。”

元 《缂丝牡丹团扇》

宋亡后,元朝统治对中原文化的冲击是巨大的。元代缂丝风格豪放拙朴,与宋代缂丝大不相同。构图也较为简练,出现了一些以人物故事为题材的缂丝作品,如《东方朔偷桃图》轴和缂丝《八仙拱寿图》,但元代缂丝的技术和艺术水平没有更大的进步。宋以后,只有明代缂丝取得了一定的发展,除了沿用前朝已有的各种缂法和戗法,还创造了“凤尾戗”和“双子母经缂丝法”,增强了作品的装饰性。明代工匠巧用孔雀翎毛上的羽绒与丝线捻合而成孔雀羽线用于缂织,使织物色彩夺目,且永不褪色。因此,明代缂丝风格华丽精细,与宋代缂丝作品呈现出不同的风貌。

清代缂丝数量大增,创新性较强,创造了“双面缂”、“三蓝缂法”、“水墨缂法”、“三色金缂法”和“缂绣混色法”,营造了一些全新的效果。其中“缂绣混色法”结合了缂丝、刺绣和彩绘,用丝线刺绣主体,缂织背景,并用画笔补色,本是为了增添作品的表现力,但随着画笔补色的滥用,画面中缂织的部分越来越少,最终导致了缂丝工艺的衰落。 清末至解放前,缂丝这种奢华繁复的工艺品在乱世中完全失去了立足之地,几近失传。1914年,由实业家张謇创办的南通女工传习所聘请清内务府缂织工教习缂丝,留下南通缂丝一脉,沿革而成今天的南通宣和缂丝研制所。解放后,苏州市文联刺绣生产小组(苏州刺绣研究所前身)也于1954年成立,邀请了两位缂丝老艺人沈金水、王茂仙进行缂丝制作,并招收青年学徒。缂丝工艺又一次在江南重生。 目前国内的缂丝织造产地以苏州和南通为主,分为“明缂丝”和“本缂丝”两大流派。在苏州王金山大师工作室以及镇湖一带的缂丝作坊中,可以看到以明清织造风格为主的“明缂丝”工艺,而南通王玉祥先生主持的宣和缂丝研制所,则以研究、生产唐宋织造风格的“本缂丝”作品为主。两种缂丝流派的区别主要是由于织造的机械、材料,乃至用途的不同而形成的。“本缂丝”用丝粗实,捻度强劲,织面挺括坚实,呈现“瓦楞地”,适用于摹缂书画。“明缂丝”用线细匀,捻度松弛,织面柔软纤细,织物没有明显的瓦楞地,更适用于服饰面料。

面对宋代缂丝如此难以逾越的成就,当代的缂丝工艺流派始终保持着交流,研究和学习,寻求完善和互补,还有不少当代艺术院校也参与到其中,与传统工艺大师一起,试图找到缂丝工艺的新思路和新方向。现代缂丝工艺因其耗费工时巨大,纯手工生产方式,以及传统思路上的局限,面临着一个难以突破的困境。当代艺术与传统工艺的交流对于我们探索全新的织造语言,创造有厚度的当代艺术风格是及时而必要的。

参考资料:

《缂丝》 朴文英 著 苏州大学出版社
《华彩若英——中国古代缂丝刺绣精品集》 辽宁省博物馆 辽宁人民出版社
《宋代小品画画集》 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
《缂丝》 陈娟娟 文
《初论南通缂丝的特点》 王玉祥 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