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曼之歌──“马林·瓦尔班诺夫与中国新潮美术”学术文献展

开幕时间:2009年9月9日15:00
展出时间:2009年9月9日—16日
展出地点:中国美术学院美术馆(杭州市南山路218号)
主办机构:中国美术学院
承办机构: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万曼壁挂研究室、中国美术学院展示文化研究中心、北京万宋堂文化艺术有限公司

梳理万曼生命轨迹
展示万曼艺术创作
彰显万曼学术贡献

中国1980年代的新潮美术运动是中国当代艺术史上最动人的一幕。近年来,对于80年代的各种版本的追忆与反思纷纷出炉,“80年代”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界唯一的公共话题。然而,我们应如何面对这段“被追补的历史”?如何在此刻和“当年”交织的历史文化情境中重新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其关键之处在于是否能够理清学院与新潮、本土和国际、意识形态和艺术实验之间的复杂关系。在此,万曼,这位处于东西之间、传统与实验之间的艺术家,为我们重新反思和梳理这段荡气回肠的历史提供了一个深刻而意蕴丰富的个例。

万曼原名马林·瓦尔班诺夫(Maryn Varbabov),1932年生于保加利亚,1989年逝世于中国。1953年万曼来中国留学,曾先后在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和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学习。1975年移居巴黎,1986年应邀来浙江美术学院讲学,并创建“万曼壁挂研究所”。

作为一名国际性艺术家,万曼既是一位开拓者,又是一位启蒙者。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就国际范围来说,促进、丰富和发展了“现代壁挂艺术”;在中国语境中,启蒙了中国学院体制内的现代艺术创作。万曼所倡导的现代壁挂创造活动,打开了学院艺术创作的视野,带来了艺术材料和形态研究的突破。万曼的壁挂艺术在材料上的突破和空间形态的突破催生了一种“软雕塑”,建立了现代造型艺术与建筑设计的新的生命联系,同时也极大地启发了中国早期的装置艺术创作,推动了中国学院内部的第一次媒体变革。

在两个有着悠久的编织传统的国家——保加利亚和中国,万曼创建了与功能和传统决裂的现代壁挂研究机构,成为学院当代艺术研究和创作的重要基地。而在他个人的作品中,他对各种“材料”的自由运用,对空间形态、空间秩序的拓展和把握,也充分体现了当代艺术的实验精神。他的努力激发了人们重新认识艺术与自然和社会的关系。在他的第二故乡中国,万曼不仅培养了一批走向国际的壁挂艺术家,而且也以其智慧和实验精神鼓舞了刚刚兴起的现代艺术。万曼始终强调把中国气韵和传统元素引入当代创作之中,他从材料、符号、意蕴、气息等不同层面,对中国视觉文化传统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梳理,使过往的形式与观念重新成为艺术实验的资源,以当代艺术创作重新激活传统,把大家带回对于东方传统文化的深思之中,这在1980年代中期狂飙突进的新潮美术中更显其意味深长。万曼以独特的方式打通了中国与西方、传统与现代的隔阂,其极具当代性的融合思路深深影响了20世纪80年代后期的艺术创作。

万曼所倡导的现代壁挂创造活动,在1980年代聚集起一个为数众多的青年艺术家创作群体,其中的许多人,如谷文达、施慧、梁绍基等,早已成为中国当代艺术创作中的重要力量。

2009年,适逢万曼先生逝世20周年,中国美术学院主办“万曼之歌:马林·瓦尔班诺夫与中国新潮美术”学术文献展,旨在梳理万曼生命轨迹,展示万曼艺术创作,在当代语境中彰显万曼学术贡献,同时也为当前艺术界对艺术新潮的反思提供一个独特的视角。

展览涵盖壁挂、装置、绘画、手稿等多种形态,以文献展的形式展示万曼一生的行迹和艺术作品,内容包括照片、笔记、录像等多种文献资料。展览还将同时展现中国现代壁挂运动的参与者和继承者们的新作,梳理万曼在中国当代艺术创作和教育史上留下的学术印迹。该部分参展人员包括:谷文达、施慧、梁绍基、阿萨杜尔、徐进以及中国美术学院雕塑系万曼壁挂研究室成员。

展览期间,还将举办“万曼与中国新潮美术”学术座谈会,会议将邀请全国各地十余位艺术家与学者,探讨万曼的艺术成就以及他在中外艺术交流史中的意义,分析他与1980年代中国新潮美术之间的关系。

学术交流与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