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志杰

邱志杰

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艺术学院教授;1969年生于福建省漳州市;1992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版画系;生活居住在北京和杭州。

1993    后八九中国新艺术,香港市政厅,香港,中国

2001    转译的行动:东亚的身体艺术世界文化宫,柏林,德国;皇后区艺术博物馆,纽约,美国

2002    第25届圣保罗双年展,圣保罗,巴西

2003    巴别塔,美茵兹美术馆,德国

2004    影像生存:第5届上海双年展,上海美术馆,上海

2005    艺术马戏团:2005横滨三年展,横滨,日本

2006 热风变奏曲:第6届光州双年展,光州,韩国

2007    确有其事:中国当代艺术,泰特利物浦美术馆,利物浦,英国

2008    证据的质疑,TBA艺术中心,维也纳,奥地利

2008    南京长江大桥自杀现象干预计划之一:庄子的镇静剂,证大现代艺术馆,上海,中国

2009    破冰:南京长江大桥计划之三,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北京,中国

2009    偶像的黄昏:南京长江大桥划之四,世界文化宫,柏林,中国

2009    第53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威尼斯,意大利

2012    蓝图,WDW艺术中心,鹿特丹,荷兰

2013    独角兽和龙,奎里尼·斯坦帕利亚博物馆,威尼斯,意大利

竹子这种充满质感的材料,代表了一种几乎要被抛弃了的生活方式。
    人类造型,始而切削材料,琢玉磨石。“雕刻”之外,也会“塑造”,抟土为器之神圣性,曾被大哲夸张地赞美。后来开始“编织”和“构建”。等到现代的模铸,收大批量之利,有役物之霸道,入手脑分离之魔。

构建其实也是编织,尤其中国建筑。“构”字的繁体,简直就是竹编的头几个动作。编织和构建开始是有所筹划,但依顺物性。材料总是一定程度上是可塑造的,一定程度上又是不听话的。因此你在发言同时聆听。编织总是因势利导,半推半就。

我在编织中重新思考什么是造型。就像竹有节理和纹路,顺着道理着手,就会“势如破竹”,“顺理成章”。一个形象,一种艺术,也应该依顺着内在的道理生长出来。

《逝者如斯乎,不舍昼夜》 

多年来我左冲右突,尝试了尽可能多样的媒介,但有一个母题一直若隐若现,时强时弱,但从未消失:消失、隐身、迷彩、短暂地显形,重新消失。不是那种完全的寂静,而是沉没在暗流涌动的海洋中。是从车站出口的万头攒动中辨识出熟人的面孔,是从噪杂的背景噪音中听见你对我说的话。

Q